山东职校招生网,山东省内所有的职业技术学校,并且提供山东省所有中职、中专、技校、职业学院招生咨询及山东职业技术学校网上在线报名服务。
当前位置: 职校招生 / 教育资讯 / 正文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

发布日期:05-26  教育资讯  浏览次数:215

山东职校招生网为同学们提供了全面了解各类职业学校的招生信息途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的详细内容,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指的是谁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相关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谁?

曹植,字子建,生于汉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母卞氏,与曹丕、曹彰为同母兄弟。曹操共有二十五男,曹植同母兄弟仅有以上二人。

与曹丕相比,曹植在文学方面所表现出的才华更为突出,年仅十岁,即已开始从事诗歌词赋写作。另外,像曹丕一样,曹植也在未成年前,即随父出征,并深受曹操宠爱。曹植在20岁时,被封平原侯,食邑五千户,年23,又徙封临淄候。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植二十六岁,经历了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在这一年,曹操经过长期考虑,反复权衡,最终决定还立曹丕为太子,而立曹丕为太子,也就预示着曹植后半生的凄苦生活即将开始。

关于曹植于曹丕太子之争中失利,陈寿于《三国志・曹植传》中曾作过一个简洁的分析:

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翼、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而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曹植失太子位后,其行事风格似仍无改变,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曹丕被立为太子的之后两年,曹仁于樊城被关羽所围,曹操打算让曹植领兵前去救援,当曹操派人唤曹植时,他却已喝得酩酊大醉。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丧事完结后,曹丕立即遣曹植、曹彰等皆就国。

黄初二年(221l年),曹丕派监国使者巡察诸侯。监国使灌均按曹丕的旨意,奏“曹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当时曹丕本想以此罪名,诛杀曹植,后因迫于卞太后的压力,才改变了计划。

黄初四年(223年),曹植已32岁,五月与白罩猛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朝京都。到京都一日不久,任城王曹彰既为曹丕所害。曹丕之所以要置曹彰死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曹彰自幼与曹植关系亲密。二,曹彰文韬物孝桥武略兼备,神勇无比。另据《世说新语·尤悔篇》记载:曹丕在害死曹彰后,原本打算将曹植也一并毒死,同样是因有卞太后及时相救,其阴谋才未能得逞。可能就是在此次朝觐时,曹植写下了著名的《七步诗》,据《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杀),应声便为诗……帝深有惭色。”

任城王死后一月,曹植与白马王曹彪一同还国。还国途中,曹植写下了著名的《赠白马王彪》。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死,此年曹植已35岁。

曹丕死后,曹植觉得无性命之忧,重新萌生了建功立业的激情。于是太和二年(28)也就是曹丕病死的转年,曹植即给魏明帝上了《求自试表》。此不过魏明帝并未因此而起用之。太和

三年,曹植徙封东阿王。太和五年(公元231),曹植已四十岁。此年,他又给魏明帝上呈二表,其一为《求通亲亲表》、其二为《陈审举表》。在此二表之中,曹植力谏明帝重用同姓诸侯,谨防鹰扬之臣权势过大。这反映了曹植的政治远见,也可以说,对于曹魏政权隐含的危机,最先有所预见的便是曹植。

魏明帝见了曹植所上二表,深为感动,对二《表》都做了优答,同时颁诏,令诸王及宗亲公侯各带适子一人人朝。不过明帝如此行事,主要是为了优礼曹植。

太和慎尺六年(232年)曹植四十一岁。在相隔十余载后,曹植、曹睿叔侄终于相见。不过此时的曹植已属将死之人了。这一点曹植本人并不放在心上,他仍希望能与明帝“别见独谈,幸翼试用。”然而明帝对这位亲叔叔的身体状况已十分担忧了。《太平御览》卷三百七十八载有魏明帝于此次见面后给曹植的手诏其中写道:“王颜色瘦弱何意邪?腹中调和不?今者食几许米,又啖肉多少。见王瘦,吾甚惊,宜当节水加餐。”下此诏后,明帝又赐给了曹植一些食物。

就在这一年,曹植带着深深的焦虑和忧伤走完了自己的生命旅程。

七步之才是什么历史人物?

七步之才指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植。

曹操因病去世,曹丕废黜汉献帝,自立称帝。曹丕做了魏王以后,仍旧记恨曹植。有一次,曹丕借口曹植在父丧期间礼仪不当,将他拿下问罪,要处曹植死罪。下太后知道这件事,连忙为曹植求情,让曹丕看在他们是同母兄弟的份上手下留情。

在审问期间,曹丕借机为难植,让他七步成诗,以兄弟为题,不能出现兄弟二字。曹植想了片刻,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在七步链指核之内吟完棚掘这首诗,曹丕明白了曹植做这首诗的寓意。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于是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安乡侯。

曹植人物经历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逗贺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

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谁?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是曹植:

魏文帝曹丕妒忌曹植的才学,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察仿带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而且对诗有严格要求,诗的主题必须为兄弟之情,但是全诗又不可包含大喊兄弟二字。

曹植在不到七步之内便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曹植听后大为感动,于是绕过了曹植。

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诗后的故事:

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诗后,曹丕绕过了曹植,并将曹植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也就是在这次被封王之后回鄄城的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

在《洛神赋》中,诗人描摹了败芦一位美丽多情的女神形象,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倾心仰慕和热爱;又虚构了向洛神求爱的故事,象征了自己对美好理想梦寐不辍的热烈追求;最后通过恋爱失败的描写,以此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归于破灭。

如果您对 七步之才的历史人物的详细介绍有相关问题或对以上山东职业学校感兴趣,可以在下面提交您的信息,以便专业的择校老师一对一指导您,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

专题:
  • 姓名:
  • 电话:
  • 地址:
  • 年龄:
  • 分数:
  • 学历:
  •   山东职校招生网择校老师为您择校调剂,同意《隐私保障》条例
 
  1. 青岛海洋技师学院创建于2012年在线报名
  2. 青岛华科技工学校创建于2022年在线报名
  3. 青岛绿泽职业学校创建于2007年在线报名
  4. 青岛市机械技术学校创建于1958年在线报名
  5. 山东青禾技工学校创建于2021年在线报名
  6. 青岛中工技工学校创建于年在线报名
  7. 淄博新景职业学校创建于年在线报名
  8. 青岛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58年在线报名
  9. 青岛电子信息技术学校创建于1964年年在线报名
  10. 淄博市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10月年在线报名
  1. 快速登记
  2. 姓名:
  3. 电话:
  4. 分数:
  5. 学历:
 
 

最新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