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校招生网,山东省内所有的职业技术学校,并且提供山东省所有中职、中专、技校、职业学院招生咨询及山东职业技术学校网上在线报名服务。
当前位置: 职校招生 / 教育资讯 / 正文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发布日期:03-30  教育资讯  浏览次数:422

山东职校招生网为同学们提供了全面了解各类职业学校的招生信息途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的详细内容,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口诀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相关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本文目录一览:

战国时期七雄指的是哪七国?

春秋五霸

周王室日益衰微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个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平王东迁洛邑以后,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人口所剩无几,兵力大为减少。各诸侯国渐渐不再听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强大的诸侯。

齐桓公称霸

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称为“春秋王霸”。南方的吴和越也参加了争霸战争。

齐国在今天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桓公即位以后,任用管仲为相。

管仲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还改革军制,组成3万人的常备军,加强训练。通过改

革,几年之间,齐国已经国富兵强。

齐桓公依仗雄厚实力,用管仲的谋略,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来发展齐国的势力。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晋楚争霸

晋文公是与齐桓公齐名的又一个霸主。他做国君以后,发展生产,整顿内政,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那时楚国势力已经展到黄河流域。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大败楚军。从此,晋文公成为中原的霸主

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饮马黄河,做了中原霸主。

吴越争霸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也加入争霸战争。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和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国都城郢。楚国在秦国帮助下,才得以复国。后来,吴、越两国交锋,互有胜负。到吴王夫差时,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抽吴王称臣。

勾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后来勾践北上中原与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具霸主。

春秋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诸侯国逐渐减少,加快了一步伐,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结成联盟,打败了齐、秦、楚等大国,成为较强盛的国家。后来这个联盟破裂,齐国、秦国兴盛。

战国中期,魏国军队攻打赵国,赵国请齐国帮助退兵。魏国内部空虚,大军事家孙膑带领齐国的军队直接去打魏国的首都。魏国军队本已攻破赵国首都,听见自己的国家情况危急,便急忙从赵国撤军去救魏国,刚走到半路,就遇上了埋伏的齐国军队,齐国军队堵住魏国军队,打了个大胜仗。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例——“围魏救赵”。

两年后魏国进攻韩国,齐国的军队在孙膑的指挥下围魏救韩。齐军假装后退。第一天撤出后营地留下的炉灶足够做10万人的饭;第二天留下的炉灶只够做5万人的饭;第三天留下的炉灶减少到只够做3万人的饭。魏军从炉灶的数量推测,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挑选了精锐的士兵,追赶齐军,一直追到马陵(今天的河南省境内),结果被埋伏在这里的齐军彻底打败。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两次战役后齐国取代了魏国称霸中原。

战国后期,秦国越来越强盛,其他6个国家都不能单独抵抗秦国,于是就想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秦国为了打败其余的六国,挑拨六国之间的关系,促使他们都和秦国亲近。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到关键时刻常常不能齐心合力,结果给了秦国机会。秦国先后征服了其他国家,并灭了周王室,统一了中国。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分别是秦、楚、齐、燕、赵、魏、韩国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那你知道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吗?自从三家分晋后,春秋五霸形成战国七雄的局势,这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虽然在七国之外还有一些小国,但实力都不强,最后被七雄所灭。

关于战国七雄的介绍

1、秦国

只从三家分晋之后,最强的晋国分裂成三个国家,由春秋五霸变成战国七雄。至于战国七雄是哪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七雄中,秦国后期最强,在秦穆公的时候,就灭掉了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不仅开阔了国土,还稳定了大后方,为之后的争霸打下基础。

2、楚国

楚国从春秋开始,就一直国力强盛,与晋国长期争霸。但是春秋晚期的时候,因为陷入公族内乱,渐渐被吴国抢去风头。之后在战国初期,经过改革后国力复苏。在战国前中期,楚国是一个占据大好河山的大国,国力强劲是秦国的竞争对手。

3、齐国

齐国在春秋时期,因为齐桓公首霸中原,国力渐渐的强盛。一直到战国晚期,齐国仍保持着强盛的地位,知道秦国灭了韩、魏、楚、燕、赵之后,攻打齐国俘虏齐王建,使齐国灭亡。

4、燕国

说起燕国,许多人就会想到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的事。因为荆轲暗杀失败,秦王大怒派兵攻打燕国,之后在公元前222年的时候燕国被灭。

5、赵国

在三家分晋之初,韩赵魏经常结为同盟,一起行动共进退。但是因为魏韩两个的主战场在南方,赵国获利不均,遭到魏国排挤。之后赵武灵王奋发图强为赵国打下基础,渐渐的能与秦国争霸,但是最后还是没能打赢秦国。

6、魏国

魏国在战国初期的时候,国力还是蛮强盛的,之后与赵国关系紧张,魏武侯、魏惠王等又没有明确战略目标,一味的穷兵黩武,让魏国渐渐没落。

7、韩国

韩国在三家结盟的时候,因为获利颇多国力达到鼎盛时期,但是由于四面受敌,且国人不尚武,屡次被强国大,不得不先后依附各大强国。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

战国七雄指的分别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和秦国七国,战国时期天下分裂割据,而且也远不止只有这七个诸侯国,但是由于这七国的实力最强,彼此之间最能够互相抗衡,所以它们才被称为是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

虽然最终是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了六国,但实际上秦国在战国七雄当中的实力还不算是最强的,当时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劲的是楚国。楚国在七个国家当中,不论是资源还是国力上,都是佼佼者,不过楚国唯一的缺陷是统治者无能昏庸,最终强大的楚国也因为没有明君而一步步的没落,最终被秦国吞灭。

战国七雄灭亡顺序

战国七雄先后灭亡的顺序依次是:韩,赵,燕,魏,楚,齐。

公元前230年,内史腾率兵灭韩国,俘韩王安,所得韩地置颍川郡,韩亡。

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

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燕破。

公元前225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 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一年后,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灭越国置会稽郡。楚亡。

公元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

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

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战国七雄是指哪七国

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知识点,快来看看吧。

战国七雄简介

战国时代最后三十多年,山东六国已无力与秦国对抗,秦国不断向东蚕食六国国土,后来至秦王嬴政在位时,一举灭六国,一统中国。

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旋皆放弃帝号。

公元前287年,苏秦、李兑合齐、楚、赵、魏、韩五国,合纵攻秦,罢于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秦归还部分赵、魏失地求和。

公元前286年,齐灭宋,秦遂主谋合纵攻齐。前284年,燕昭王使乐毅为将,合燕、秦、韩、赵、魏五国攻齐,攻入齐都临淄,占领齐国长达五年。

公元前279年,齐将田单组织反攻,收复失地。齐虽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这以后秦的对手主要是赵国。秦在进一步削弱楚的基础上,向东积极发展,与赵形成正面对抗。

公元前262-260年,秦、赵在长平邑(今山西晋城高平市)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259年,秦进围赵都邯郸,达三年。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楚春申君救赵败秦,解除邯郸之围。赵虽转危为安,但受创惨重。

公元前251年,燕乘赵国新败,出兵攻赵,反被赵国击败。然而在秦的威胁下,东方六国又结成暂时的联盟。

公元前247年,魏信陵君合五国兵攻秦,败秦于河外。

公元前241年,赵庞暖合赵、楚、魏、燕、韩五国兵攻秦,但为秦所败。从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乘势各个击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战国七雄地理位置

1.秦国:今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内蒙古一小部分,后来势力扩展到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河南、山西,最后灭掉了其他六国,统一中国。国都:咸阳(今陕西西安咸阳一带)。

2.齐国:今山东大部、河北东南部、江苏北部、河南一小部分。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

3.楚国:今湖北、湖南大部、安徽、江西、江苏、浙江、河南南部、贵州一小部分。国都:郢(今湖北江陵,后迁至寿春,在今安徽寿县)。

4.燕国: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一小部分。国都:蓟(今北京)。

5.赵国:今山西大部、河北中西部、河南一部、内蒙古部分地区。国都:原来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后来迁到邯郸(今河北邯郸)。

6.魏国:今河南大部、山西东南部。国都:开始是安邑(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后来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7.韩国:今河南中部、山西西南部。国都:原先在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灭郑国后迁到新郑(今河南郑州)。

战国七雄实力排名

经历了春秋时期的大筛选,在弱肉强食的混战中,数量众多的诸侯国减少到了个位数。一直到了战国时期,仅仅是剩下了7个诸侯国,他们并称为战国七雄,分别是齐国,楚国,赵国,韩国,魏国,燕国和秦国。战国初期的时候,战国七雄的实力排名是魏国,楚国,齐国,韩国,赵国,燕国和秦国。

战国七雄是哪几个国家

问题一:战国七雄各是谁?各哪个国家? 齐 晏子、楚 熊通、燕 封公手、韩 赵襄子、赵 赵武灵王、魏 周威烈王、秦 秦始皇

战国时期,诸侯国已经为数不多了,有七个诸侯国历史上称它们叫“战国七雄”。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

西边是秦国,齐国在东边,燕国在东北面,赵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魏国和韩国夹在中间。

问题二:战国七雄有那七雄,分别又在哪些国家? 额.七雄是7个国家

国名 都城 都城现今所在地 国土在今省份

齐国 临淄 山东淄博东北 山东、河北的一部分。

楚国 鄢郢 湖北荆州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发展至江苏、重庆、广西等地。

燕国 蓟 北京 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

韩国 新郑 今河南新郑 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国 大梁 今河南开封 陕西、河南一带,极盛时地跨陕、豫、冀、晋、鲁、宛六省

赵国 邯郸 河北邯郸 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国 咸阳 陕西咸阳 陕西、甘肃、后发展至四川、重庆一带

问题三:战国七雄每个国家的都城是叫什么 国名: 都城: 都城现今所在地: 国土在今省份:

齐国 临淄 山东淄博东北 山东、河北的一部分。

楚国 鄢郢后迁寿春 湖北荆州后为安徽寿县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带,后发展 至江苏、重庆、广西等地。

燕国 蓟后迁辽东 北京后为辽宁辽阳 北京、天憨、河北、内蒙古、辽宁的一部分。

韩国 新郑 今河南新郑 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国 大梁 今河南开封 陕西、河南一带,极盛时地跨陕、豫、冀、晋、鲁、皖六省

赵国 邯郸 河北邯郸 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国 咸阳 陕西咸阳 陕西、甘肃、后发展至四川、重庆一带。

问题四:战国七雄是那些国家?皇帝叫什么? 燕、齐、楚、秦、赵、魏和韩 秦国皇帝叫刘彻也叫嬴政,燕国皇帝叫燕昭王(?-前279)前311即位,在位32年 姬姓,名职,周召公三十八代孙。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最小,屡次败于齐国,燕昭王发誓报仇,他以重金求贤才,招到乐毅等人,公元前284年,燕国联合赵,楚,韩,魏诸国大举伐齐,大败齐军,陷齐城七十余。燕昭王死于前279年。 齐国齐威王(前356~前320)前356年即位,在位36年 妫姓,田氏,名因齐,田齐桓公之子。齐国国君本是姜姓吕氏[2],是吕尚的后人,齐威王的祖父废掉吕氏,自立为齐君,齐威王即位时已三世。他很注意选拔人才,用孙膑为军师,两次大败魏军,并在马陵射杀魏将庞涓,从此魏国一蹶不振。齐威王还从谏如流,邹忌讽齐王纳谏写的就是齐威王。 楚国楚威王(?―前329年)前339年继位,在位10年。 芈姓,熊氏,名商,楚宣王之子。战国时楚国颇具雄才的英主。在位期间,楚国强盛一时。前333年,越王无疆攻打楚国。楚威王率军大败越军,杀越王无疆,并吞吴地。楚国复兴,极盛一时,前329年崩。 赵国 赵武灵王(?-前295)前325即位,在位27年 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赵国是经“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即位时屡受匈奴侵扰,他进行改革,“胡服骑射”,奖励耕战,国力日强,前298年,他让位与儿子何,后于前295年,因内乱死于沙丘宫中,赵国大乱。 魏国 赵武灵王(?-前295)前325即位,在位27年 嬴姓,赵氏,名雍,赵肃侯之子。赵国是经“三家分晋”后建立的诸侯国,赵武灵王即位时屡受匈奴侵扰,他进行改革,“胡服骑射”,奖励耕战,国力日强,前298年,他让位与儿子何,后于前295年,因内乱死于沙丘宫中,赵国大乱。

问题五:战国七雄中有哪些国家灭亡了 战国时期,六国灭亡顺序先后是:楚、赵、魏、韩、燕、齐。皆为秦所并之。 1――楚王负刍:战国末年楚国最后一个国君。熊氏,名负刍。楚考烈王之子,楚幽王之庶兄。前227年一前223年在位。楚幽王死后,其弟熊犹代立二月余,他杀熊犹,自立为楚王。负刍二年(前226年),秦军大伐楚国,大破楚军,占十余城。负刍向秦国提出,拟献青阳以西地以求和。秦仍派二十万大军攻楚之平舆、寝和陈城等地。楚军趁秦军不备,进行反击,大败秦军,杀秦军七个都尉,收回失地。负刍因此不献青阳以西地,并于前224年派楚军袭击原楚都郢所在地的秦之南郡。同年,秦始皇出兵六十万攻楚。出动主力拒楚大将项燕,项燕军队被秦军击败,因此自杀。次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负刍被俘,楚国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秦军又向江南楚地进攻,尽占楚境。 2――赵王迁:又称赵幽缪王,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的最后一位国君,赵悼襄王的儿子,公元前的235-前228年在位。他在位前期任用大将李牧抵御秦军的入侵,但此后他听信谗言,杀害了李牧,导致赵国再无良锭,最终被秦国所灭,赵王迁本人也被俘虏。秦王将赵王迁流放房陵。赵王迁到房陵后,住在城北一个茅屋里,想到了自己听信谗言,杀大将李牧而导致国破家亡,由此悔恨交加。常到山顶北望自己的故居,不久,饿死在茅屋里。 3――魏王假:姬姓,名假。魏国第八代国君,也是魏国的最后一位君主,前227―前225年在位,魏景王之子。魏景王十五年(前228年)魏景王薨逝,其子魏王假即位。魏王假元年(前227年),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赵政,被秦王政发觉。魏王假二年(前227年),新郑有人反叛秦国,遭到镇压。魏王假三年(前225年),秦国将军王贲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城,水淹三月,城内死伤无数,魏王投降,魏国灭亡,凡八传,历九君,立国179年。秦灭魏,设其为郡县。 4――韩王安:姬姓,名安。 十六年(前231年)韩王安献出南阳,同年九月,秦王任命韩国降将内史腾为南阳守。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国派内史腾率师十万南下渡过黄河攻韩,一路势如破竹,几无抵抗,俘虏韩王安,以韩地建置颍川郡,建郡治于阳翟,韩国灭亡。之后,前226年,在新郑的前韩国贵族发动叛乱,后被平定,而韩王安也在这年被处死。 5――燕王喜:姬姓,名喜,是战国时期燕国的四十三任君主,亦是末代君主。燕王喜二十八年,秦国攻燕,兵临易水。燕太子丹派荆轲、秦舞阳等人以献督亢之地图和秦将樊于期首级之名,图刺秦王政,图穷而匕见,事败。燕太子丹逃亡辽东,被燕王喜斩首,献给秦王。燕王喜二十九年,秦王派王翦率军伐燕,同年十月破燕都蓟城。燕王喜三十三年,活捉燕王喜,燕国灭亡。被送入咸阳,废为庶人。 6――齐王建:(约前280年─前221年,约60岁),名田建,是战国时代田齐的亡国之君。他于前264年至前221年在位,长达44年。在这44年间,长达41年国家因为得到太后君王后的扶持而得到安定,另一方面也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策略,笼络齐国,优先进攻韩国、魏国、赵国等三晋,齐国才得以安享太平。 君王后逝世后,王后的族弟后胜执政。后胜是个贪官,在秦国不断贿赂之下,齐国对其余五国袖手旁观,终于到五国灭亡后,田齐亦为秦国所灭。齐王建也死于流放之地。

问题六:战国时期,除了七雄,还有哪些国家? 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人称“战国七雄”。

春秋一百多国,经过不断兼并,战国初年,约有十几个国。大国有秦,魏,韩,燕,赵,齐,楚,即“战国七雄”。此外还有越国一个较为强大的国家。小国有宋,卫,中山,憨,滕,邹等。另外还有不少少数民族分布在四周,北与西北有林胡,楼烦,东胡,仪渠,南有巴,蜀,越。

问题七: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是哪几个诸侯国 春秋五霸所属五国:齐、晋、楚、秦、宋、

战国七雄所属七国:齐、楚、秦、燕、赵、魏、韩、

如果您对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的详细介绍有相关问题或对以上山东职业学校感兴趣,可以在下面提交您的信息,以便专业的择校老师一对一指导您,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

专题:
  • 姓名:
  • 电话:
  • 地址:
  • 年龄:
  • 分数:
  • 学历:
  •   山东职校招生网择校老师为您择校调剂,同意《隐私保障》条例
 
  1. 青岛华文技工学校创建于年在线报名
  2. 青岛中盛技工学校创建于年在线报名
  3. 青岛海洋技师学院创建于2012年在线报名
  4. 青岛华科技工学校创建于2022年在线报名
  5. 青岛绿泽职业学校创建于2007年在线报名
  6. 青岛市机械技术学校创建于1958年在线报名
  7. 山东青禾技工学校创建于2021年在线报名
  8. 青岛中工技工学校创建于年在线报名
  9. 淄博新景职业学校创建于年在线报名
  10. 青岛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创建于1958年在线报名
  1. 快速登记
  2. 姓名:
  3. 电话:
  4. 分数:
  5. 学历:
 
 

最新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