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校招生网为同学们提供了全面了解各类职业学校的招生信息途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 滨州市学助产专业的中专学校有哪些》的详细内容,滨州市学助产专业的中专学校有哪些 滨州医学院助产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变动,请以相关学校官方最新消息为准。
本文目录一览:
滨州有哪些中专学校
滨州境内主要有以下中专学校:
滨州技术学院
地址:滨城区黄河12路859号(新立河西邻)
电话:0543-3330022
网址:
滨州职业学院中专部
地址:滨州市黄河十二路919
电话:0543-3270036,3278139
网址:http://
滨州学院计算机系中专部
地址:滨城区黄河五路391号
电话:0543-3190095
滨州博翱职业中专
地址:滨城区黄河六路渤海九路521号
电话:0543-3373400
滨州技师学院:
地址:博兴县博城五路857号
电话:0543-2121028
护理专业的大专学校有哪些
护理专业的大专学校介绍如下: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泰山护理职业学院、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潍坊护理职业学院、河南护理职业学院、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
1、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Yueya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经岳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人民政府主管的一所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9年立项为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学院起源于2003年4月,由原岳阳卫校、岳阳农校、岳阳机电学校和岳阳职工高专四校合并升格组建成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2、滨州职业学院:
滨州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山东省骨干示范性职业院校、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第一批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
滨州职业学院于2001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原滨州农业学校、滨州卫生学校、滨州工业学校、滨州经济学校、滨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
3、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Tianjin Medical College)位于天津市,是一所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院校,为“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国家级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可溯源到始建于1908年的中国第一所公办护士职业学校-北洋女医学堂,解放后,天津市7所学校均在不同年代分别并入到天津市护士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同意,天津市批准,建立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4、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浙江省金华市,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金华市属地方性高职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职院校。
学校的前身是1994年成立的浙江工业大学金华分校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金华理工学院(筹)。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性质为民办。
从筹办至2000年,浙江农业机械学校、金华贸易经济学校、金华农业学校、金华师范学校、义乌师范学校、金华卫生学校等6所学校相继并入。2003年学校转为公办。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院校。
5、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坐落于江苏省盐城市,是省卫生计生委直属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省市三方共建学校。
学校前身为新四军军部于1941年7月创办的华中卫生学校;1996年开始五年制高职招生,开展高等职业教育;2005年3月,升格为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2月更名为江苏医药职业学院。
滨州卫生学校的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祖国大地到处都是连年战祸带来的创伤,无论城镇和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的普遍,有病没医生,有医生没有钱,有钱没有医和药等在鲁北平原这块盐碱涝洼的土地上严重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贫穷、饥饿和缺医少药同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三大障碍,可谓百废待兴,医药最重。
1958年,全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在此伟大的历史时期,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缺医少药状况,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从源头解决这一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时称“惠民地区人民医院附设护士学校”诞生了,这便是山东滨州卫生学校的前身。学校时有14名教职工,其中8名教师和6名行政人员。他们在党支部书记、校长张玉华和副校长王建新的带领下,于当年9月1日正式招收高小文化程度(当时体制是小学毕业后升入高小,高小毕业后升入中学)护工专业三个班,每班40名,共计120名学生。现在的人都知道,办学必须有与招生专业所匹配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也就是办学的基本条件,然那120名学生却是在即无校址又无宿舍和教学设备的情况下,领导是老师,老师也是领导,自编部分教材,在地区领导的关照和惠民地区军分区的大力支持下,借用惠民地区军分区礼堂和联椅供学生食宿和上课之用。校长亲自做后勤,老师们凭着
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克服了数不尽的炎热、寒冷、饥饿、潮湿、蚊虫叮咬等困难,在极为艰苦的困难条件下继续着他们的教与学,实现着她们美丽的人生之梦。一支粉笔、一块木制黑板,一个听诊器和自制并不规范的所谓教学用具开了课。老师和学生都是凭着那个时代人所特
学校的编制有了,借用校址总不是长久之计,在地委行署及省卫生厅等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学校征地26亩,在现滨州市渤海八路527号的原校址上建起了简陋的学校。从此,师生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这个家一直存在了42年。
1959年3月11日,由于淄博和惠民地区合并改称为淄博专区,故学校随更名为“山东淄博专区第一人民医院护士学校”。是年4月,杨文轩调任学校副校长。这年招收初中文化程度的护士专业学生80名,学制为三年。
1960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年份之一。由于经济困难,1958年招收的120名三年制学员在学完全部课程后,缩短实习时间,提前毕业,直到1986年,才重新为她们换发中专学历毕业证书。由于三年的自然灾害和国际国内的影响,这时的国民经济薄弱到十分严重的时刻,然就在这年的7月6日,学校与医院分设,正是建立山东省北镇卫生学校。学校分设对学校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无教室怎么办?无宿舍怎么办?建自己的学校,走自己的路子,成了那个时代北镇卫校人的一致心愿和梦想。在学校的创建阶段,是缺经费、缺人员、缺经验,总之是除去荒凉的几十亩盐碱地和地上矗立着的几间破平房外,是一无所有,什么都缺。冬天大雪封地,无煤可烧。夏天蚊虫叮咬,雨季一到是道路泥泞,师生需赤脚上课。就在这种条件简陋、生活艰苦的大环境下,老师和学生凭着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昂斗志、信心和决心,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学校建设中去,谱写出了一曲曲可歌可泣动人乐章。老师和学生团结一致,战天斗地,解决了工人不足的困难,没有路,自己修;没有井,自己打;没有运输工具,手抬肩扛。课外活动和劳动课、星期日、晚自习时间经常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甚至根据学校建设需要而调课,在那时都是很平常的事。那时的在校生只有护理专业,穿梭于学校工地的白大褂和具有青春气息的女歌声时常回荡在校园,成了当时亮丽风景。特别需要说的是,那时的人们是经常的吃不饱,学生家中无多余
口粮,国家对她们随尽心但也保证不了学生身体的需要,更不用说是营养了。为此,学校号召师生,发扬长征精神,勒紧腰带,自力更生,克服困难。学生时常在学校和老师的带领下,到秋收后的庄稼地里去刨地瓜、拾粮食。现在的学生可能想不到,我们那时护士专业的学生曾经在老师的带领下,为缓解伙食紧张,数次往返数百里路去孤岛拾摘野绿豆、野果子等一切可以充饥的东西,作为口粮的补充。那时的卫校人就是这样,不落后、不掉队,硬是在鲁北(山东北镇)这块盐碱涝洼地上建起了一所后来被评为全国省部级重点的中等专业卫生学校。
即使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在只有千平方米左右的陈旧教学场所内,十几名教职员工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在三年内为国家培养出了二百名毕业生,极大地缓解了惠民地区群众因缺医少药而出现的看病难的问题。
1960年,学校在艰难困苦中加强了建设,增设中医专业。当年9月,撤销淄博专区,恢复建立淄博市和惠民专区,学校随划归惠民专区。
1961年,根据山东省卫生厅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上级指示精神,决定学校停止招生。是年5月,赵星奎调任学校副校长。
1962年8月,宣布学校停办,二年级学生维持到毕业,教职工大批外调,学校陷入了第一次低潮时期。同年5月,赵星奎任学校党支部书记。
1963年至1966年,中共中央根据毛主席的提议,决定在农村开展以“清理账目、清理仓库、清理财物
、清理工分”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四清教育运动。在这场运动中的1964年,学校恢复招生,所招初中文化程度的护士专业学生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与1965级学生一起在1968年毕业。1964年至1965年的两年间,学校抓住时机,加快发展,新征土地8亩,新建教室1000多平方米,教师也由原来的11名猛增到了28名,使政治、体育、语文、数学、物理、医用化学、解剖、生理、病理、病源微生物、药理、内科等有了专职教师,使学校进入了第一个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这期间的1964年1月,牟观洲调任学校(时称革命委员会)校长。1965年,学校新设学制3年的社来社去医士专业,为缓解农村缺医少药的现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期间的1964年1月,牟观洲任学校党支部书记。
1966年至1967年,学校停课,遂停止招生。1967年二月,赵星奎任学校(时称革命委员会)校长。同年9月,牟观洲任学校(时称革命委员会)校长。学校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个低潮时期。
1968年,地直卫生系统各单位组建一个“六二六”公社,学校也成了这个公社的一个成员。当年招收由大队推荐的社来社去医士专业学生,原规定二年的学制,然由于种种原因于1969年寒假提前毕业回乡。1969年至1971年,招收过几期短期学习班、培训班,没有招生。1971年8月,赵星奎任党支部书记。
1972年,学校再次恢复。实行由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招生办法,招收学制二年的护士专业学生。学校由此再次焕发了勃勃生机,并迅速发展壮大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时期。同年2月,王芝秀调任学校党支部副书记、(时称革命委员会)副校长。
1973年,学校恢复中医士和医士专业招生。同年3月,高素新调任学校(时称革命委员会)副校长。
1974年,学校招收护士专业和医士专业学生。同年,经上级批准,学校在惠民中心医院设立教学点,并招收护士专业学生。
1975年,学校增设药剂专业,并招收中医专业和社来社去医士专业学生。护士专业暂停招生。同年,经上级批准,学校又在沾化、邹平两个县医院设立教学点,并招收二年制护士专业学生。同年1月,刘元祥调任任党支部书记、(时称革命委员会)副校长。同年5月,孟景洲调任学校(时称革命委员会)副校长。
1976年,因在校学生大幅度增加,除继续加大招收社来社去医士专业学生力度外,同时增设二年制放射医士专业和卫生医士专业,其他专业暂停招生。由于学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好时期,教职工人数也增加至113人,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总建筑面积达7260平米。
1977年,国家恢复了招生考试制度,学校继续招收三年制中医专业、医士专业、药剂专业,其他专业
暂时停止招生。同年,惠民、博兴、沾化、邹平教学点各招收二年制护士专业学生。
自1972年学校停止招生到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期间,学校共招收护士专业、中医专业、医士专业等专业学生710名。与此同时,师资队伍也不断壮大,教师由原来的19名,迅速猛增到69名。办学条件也不断改善,学校占地面积也由原来的34亩增加到68亩;学校首次有了自己1200多平米的学生宿舍楼;建立起的图书馆藏书达15000余册;十个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设备不断完善。为学校后来的突飞猛进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使学校进入了第二个快速发展壮大时期。
1978年,恢复护士专业招生,保留中医专业、药剂专业招生。其余专业停办。1978年3月,陈德才调任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杨宝殿升任副校长。同年之后,历届学校党委,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带领全校师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争创一流,使学校的各项事业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到1986年,共招收护士、中医士、药剂士、医士、放射医士、助产士专业学生1440名;扩大征地6亩;新建学生宿舍楼1500平米;教工宿舍楼1800平米;教学楼4450平米,使教室达21个,实验室达16个,各项办学条件都有了明显提高。1991年至1992年,学校抓住国家教委、省教委对全省中等专业学校进行水平评估的有利时机,确定了“确保合格,争创重点”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建成了5000平米的图书试验楼,内设16个标准化实验室;改建了3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为12个教室安装了闭路电视,使不同的班级可同时收看电视教学资料。至1997年,学校在专业设置、办学层次和招生渠道等方面,创新思维,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实现了专业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增设五官医士专业、妇幼卫生专业,在多层次办学中招收大专班,在保持国家统招数量的基础上招收计划生与委培生和职业生、乡村医学专业等,形成了“稳定招生规模、优化培养层次、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办学效益”的办学特色;1993年,学校被省政府授予“省部级重点学校”;学校也由原来的副县级单位升格为正县级单位,学校影响进一步扩大,使学校进入了第三次快速发展壮大时期。
1979年3月,张昭俭调任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这年是学校建校以来招生和专业设置最多的年份。护士、中医、药剂专业、放射医士专业均招生。除护士专业为初中生外,余均为高中毕业生。学校扩大征地6亩多,总面积达72.1亩,新建1500平米学生宿舍楼。惠民教学点由原来的招收一个班的护士专业,增至为招收2个护士班。
1980年5月,张勋甲调任学校党总支书记,10月,郑鸿志升任副校长。学校专业设置与上年没有变化,只是招收人数适当作了调整。除惠民教学点继续保持2个班的招生外,邹平、沾化、博兴教学点停止招生。
1981年,共招收护士、中医、药剂6个班。根据山东省卫生厅的文件要求,本年度首次对教师进行了职称评定工作。该次职称评定打破学历界限,按照工作年限和成绩,分讲师、教员和实习教员三个等次,以省卫生厅统一组织命题考试,得60分以上为及格,可以参加晋升。参加职称评定工作的教师有71人,获得讲师职称11人,获得教员职称35人,实习教员职称25人。同年11月,张洪远调任学校党总支副书记。
1982年,中医专业下马,停止招生,只招收护士专业和药剂专业。
1983年,药剂专业下马。学校保留护士专业,新开设助产士专业,并招收业余护士班。自此学校至1985年始终保持着这两个专业的招生。同年,建成1800平米宿舍楼一幢,有效缓解了教工住宅困难。1985年,在常规招生的基础上,学校开始承担地区卫生系统干部职工的培训任务,开办了职工护士班。其间1984年12月,王治平调任学校党委书记,李正庭调任学校校长、副书记,张昭俭任副书记。
1986年,减少护士专业招生,维持原助产专业招生,恢复医士专业招生。继续举办地区卫生系统干部职工培训,举办了在职医士专业干部班。
1987年4月,纪孝爱调任学校党委副书记,李春华升任副校长。招生与1985年同,之后的山东滨州卫校进入了稳定快速发展的崭新历史时期。
1988年至1996年,始终保持招收护理和助产士、医士专业。其中1988年至1989年,招收了五官医士专业;1992年至1995年招收了妇幼卫生专业;1992年至1996年招收了乡村医学专业;1995年至1996年招收了皮肤性病医士专业。期间,1989年1月,陈奋调任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1989年2月,王德先调任学校副校长;1991年3月,盖迎友调任学校党委书记;1993年2月,于大亨调任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93年4月,方文正调任学校副校长。
1997年至2000年,学校在快速发展中壮大。1997年8月,黎爱芬调任学校党委书记;李友谊调任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1998年6月,鹿怀兴、徐涛分别升任和调任副校长。此时的中等专业学校为了适应所谓市场的需要,及尽全力的扩大招生范围,除保持继续招收护理、助产士、乡村医学专业,并自1997年连续招收4年制物理诊查技术专业;1998年招收社区医学专业;2000年增招家政卫生、中西医结合和口轻工艺专业。在不断扩大招生的需要外,学校同时与省内外大中专院校联合办学而招收相关专业,1998年与湖北黄冈卫生学校联合招收医士专业(时称“黄冈医士”专业);1999年与湖北荆门卫校联合招收荆门医士专业(时称“荆门医士”专业);2000年与山西临汾卫校联合招收医士专业(时称“临汾医士”专业);1998始,学校加强了与省内的高等院校联合,连续几年与山东医科大学、滨州医学院联合招收三年制自考和成考高等护理大专班、临床医学大专班,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联合举办招考网络高等护理和临床医学大专班。
2001年9月,李友谊校长调任北京供职,由于大恒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此时的学校已经被宣布合并。同年学校招收高等护理专业、远程教育高等护理专业、全科医学专业、滨医大专班、山医大专班,中等护理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物理诊查技术专业、口轻工艺等专业。这时的学校是滨州卫校最辉煌和转型时期。学校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受了锻炼,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学校在校生已达近50个班级,在各级各类医院实习学生达1000多人,全校教职员工近二百人(包括离退休),学校行政教学科室功能齐全,新建多媒体
教学中心功能一流,校内环境良好,各教学教研组达25个,与山东、河北、湖北、山西等地联合办学形势良好,与省内外同等学校相比,教学硬件及软件都有着教大的优势。
四十多年间,校容校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座座依次排列,柏油公路平坦整洁,绿树丛丛景点宜人,花香四溢格外芬芳,到处呈现出教书育人的祥和环境。全校教师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杂志发表了大量的专业学术论文,主编和出版了一大批学术专著和国家统编教材,取得了许多的教学成果,成为了鲁北地区一所名副其实的全国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中专医学类专业学校有哪些
山东省的医学类专业学校有哪些?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山东医科类学校
滨州医学院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卫校专业推荐
助产专业
女生学助产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学过助产专业的人,都知道学习助产其实是要考两个证书的,其中有一个肯定是助产证,而还有一个证书是比较实用的,就是护士证,你有了护士证,如果不想做助产,还是可以做护士,可以说多了一个出路。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助产、护理、母婴保健等工作。该专业前景看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妇女保健服务人才规格需求也不断提高。
药剂专业
药品质量检测技术是一门专业学科,它用于药品质量的检验和鉴定,以确保药品质量的合格、安全、可靠。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工作稳定;如果肯钻研,能做到在某些检测领域无可替代;待遇较研发略低。女孩子适合一点,到医院,卫生监察局当检查员,药检所都可以。
女生学药剂的几个方向:医药代表、药厂、医院药房或药剂科、药店、公务员,或者考研。医药代表,可能会比较辛苦,但是收入可能比较可观;进医院就比较枯燥,但是比较稳定;药厂则要视不同职位而定。
如果您对 滨州市学助产专业的中专学校有哪些的详细介绍有相关问题或对以上山东职业学校感兴趣,可以在下面提交您的信息,以便专业的择校老师一对一指导您,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学校。